中世紀歐洲瘟疫大爆發下的防疫措施
- morphmonlo
- 2022年2月1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
人類在過去歷史中遭逢多次傳染病的疫情大爆發,以最有名的歐洲黑死病來說,影響的時間與範圍都相當廣大,更造成近三分之一的歐洲人口死亡。
14世紀開始的黑死病一般認為是隨著蒙古軍所帶來的鼠疫,並隨著商業貿易,從中亞、地中海,進而席捲整個歐洲。雖然大流行在十年內逐漸消失,但後續三、四百年內發生在歐洲各地的許多地區性爆發,仍被視為該瘟疫的延續。像是倫敦、馬賽、米蘭倫巴底、那不勒斯等,都仍不時發生大規模傳染情形。

在過去醫學對於瘟疫尚不十分了解的情形下,歐洲人對於這樣的傳染疾病也有一些作法,雖然有些做法令人啼笑皆非,像是對貓狗的撲殺造成鼠類反而增多,造成更大的病菌傳播,但其中某些方式竟也與現今我們正採取的方式相近。
(一)瘟疫標記:我們現在的隔離政策在歐洲過去也已然存在,確診者須隔離以免疫情擴大,有居家也有集中方式,當時並沒有隱匿確診身分,而是直接在居家大門漆上紅色或黑色十字架,或者是用木頭做成十字架形狀,釘在家門口,然後標註文句「主,憐憫我麼!」(Lord, have mercy upon us),讓大家知道要避開這些確診者,而這些確診者也得閉關在家。魯賓遜漂流記的作家丹尼爾.迪福(Daniel Defoe,1660-1731)曾記錄了許多疫情期間這樣的細節,甚至也出現所謂無症狀患者的記載。

之所以會採用十字架的形象,當然就是因為醫學尚不發達時,能依靠的力量就是來自基督宗教,藉由十字架來保護民眾。
這算是短暫管制的措施,因此使用的材料僅僅是粉筆、油漆或木頭,這些當然無法維持太長久的時間,若是需要長時間的管制,則會採用石頭這樣時效較長的材料製作,也因此能存留到現今。下面所提便是屬於這樣的素材。
(二)瘟疫十字架:疫情期間當然無法進行室內的宗教禮儀活動,因此,教區教會便採用戶外聖壇(open air altar)的方式進行祈禱,而當疫情結束後,聖壇拆除,但十字架則被保留下來作為紀念,並矗立在原位置,並留存至今。在義大利布魯蓋里奧(Brugherio)便保留了1576年間瘟疫爆發時設置的戶外祭壇十字架。

位於 Viale Lombardia的瘟疫十字架

位於教區教堂側羅馬廣場的瘟疫十字架

位於Torazza十字路口的瘟疫十字架
而另一種十字架可就令人難過了,它的功能就是標示萬人塚(mass grave)的位置。染病死亡的成堆屍體,直接於墓地挖一超大土坑(plague pit )進行掩埋,一層一層堆疊,最後以十字架標示起來,像是個集體墓碑的概念,也具有緬懷紀念的意味。


位於英格蘭赫里福德郡羅斯-懷伊的瘟疫十字架,靠近瘟疫往生者的大規模埋葬地點
(三)瘟疫石:前面除了隔離、祈禱,或埋葬外,人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是如何度過呢?尤其關於生計的問題如何解決呢?

我們現在仍然在進出便利商店或餐廳進行交易時,必須進行實名制,然後要量體溫及消毒手部。這是生活中關於採買交易時所需要配合的防疫措施。
而在歐洲中世紀以來,作為民生物資交易的市集market cross,則作了些防疫上的因應。原來位處人口集中的城市或小鎮的市集,為避免過度密集,且農人避免進入人口集中的城鎮販賣農作物,因而將市集遷移至人煙較少的郊外地區,形成臨時的市集,並在該位置豎立十字架,以作為臨時市集標示。
位於Macclesfield鄉間的Greenway cross,該地點提供市集交易之所在,石板上面刻有十字架。從照片四周荒涼景象,可明顯感到與一般人群聚集的市集區位差異甚大。這便是一種古老時代的防疫手段。

位於Macclesfield鄉間的Greenway cross

石板上面刻有十字架

而當農作物交易時,也避免直接接觸,因而設置了一個稱為瘟疫石(plague stone)的設施,該石塊上方中央會有挖開一個像碗一般的容器形狀,用以盛滿醋酸。當城鎮市民要跟農民採買時,農民會將農作物或麵包等,放置在石塊較平坦的邊緣,然後離開數公尺的距離,接著城鎮市民走近後,將硬幣丟入盛滿醋酸的石洞中,再將商品取走,這樣確保硬幣是經過消毒的,農民才能取回該錢幣,完成交易。
但值得一提的是,這些瘟疫石幾乎都出現在英格蘭,大都是在1666年倫敦瘟疫發生的年代,以當時已有醫院設施的國度,相對衛生的觀念想必也是比較先進的。

前面所談的都是疫情當下的因應措施,而當疫情結束後,則會矗立紀念碑以資紀念,在天主教國度更會以巴洛克的繁複雕塑,將疫情結束的功勞歸於上帝,也象徵天主教的勝利。上面雕刻經常以瑪麗亞呈現,或是三位一體的展現。
華麗的維也納瘟疫紀念碑(1694年落成),科林斯柱上呈現三位一體以及九個雕刻的天使

斯洛文尼亞東北部馬里博爾市主廣場(Glavni trg)的瘟疫紀念碑,置頂的雕刻為瑪麗亞,建於1743年
捷克也有非常多的瘟疫紀念柱。

庫倫洛夫

英吉夫

鐵契

庫特拉荷娜
相較剛剛所提位於郊外的種種設施,這些紀念柱大都位處城鎮之中,更經常是廣場的焦點。也因此,這樣的視覺主角也不斷提醒世人對於大規模傳染病的警惕!
Comments